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二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假如》教后反思

《假如》教后反思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假如》教后反思

 

钦村小学   吴冬丽

 

“老师,你这样上课真好!”这是我刚刚结束研讨课《假如》下楼时,一个学生真挚的话语。是呀,回味课堂,无论是表演角色的悲伤与快乐,还是体验人物的幸福与痛苦,从学生们投入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内心是在经历一次又一次情感的体验之旅。
    随着“缩”字的出现,孩子们对这首文字平凡但感情丰富的小诗的学习便在感悟文本中展开了。当老师播放凛冽的寒风声并导语:“现在你们都是冬天里的一棵小树,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着……,看!那棵小树已经缩起了身子——”孩子们立刻进入角色,做出动作表演了起来,孩子表演时专注的表情激励了我,我不由也走进情景,俯下身与小树对话:“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呀?”“小树小树,你叹息什么?”孩子声音颤抖的说:“我好冷啊!”而当画面上出现一轮红红的太阳时,“小树们”又毫无掩饰地笑了。这时学生再读课文,已经有了全新的感受,“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在朗读中产生了共鸣。如果说孩子们的体验是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获得,那么此时的我也深深被孩子们的真实情感所吸引,让我有足够的信心和热情继续我们的情感之旅。而接下来两小节的学习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孩子们内心的波澜和真挚的情感。特别是第三小节随着孩子们体验的深入,他们对文中西西命运的同情,对小女孩爱心行动的共鸣,都从他们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朗读体现出来,这是孩子内心感悟的体现,虽然,这感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但我想:孩子们能与文本中的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了,说明学生们能走进文本,把心融入文本了,因而会对文本的感悟更深刻和多元了。

虽然,我和学生愉快地经历了一次学习之旅,但上完课以后的遗憾也很多,细细想来,每个孩子们对文字的理解和领悟是不样的,因而表达各不相同。我并没有及时的捕捉到孩子表达时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及时引导评价,如有个孩子在拓展想象环节说: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干枯的水井画许多清甜的泉水。当时,我只是在想:哇,不错,能想到这个!立即表扬:“真是爱环境的孩子!”课后,我想,为什么要给干枯的水井画许多清甜的泉水呢?我因缺乏相应的教学机智和打破常规的胆量,没有给孩子进一步表达的机会,很可能扼杀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

有人说: 一个老师,如果没有公开课的经历,她的成长应该是缓慢的,因为公开课确实承载着众人的厚望,因而是个人潜能开发的良好时机。我不知此话是否正确,但在我回顾研讨课的前前后后,我深切地体会到:要给自己一个进取的理由,积累自己的教育智慧,那么平淡的教育旅程中就会增添一份沉淀的精彩!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ernianji_487_16574.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